紅火蟻
入侵紅火蟻體型細小(約3-6毫米),很難憑型態和本地螞蟻分辨 。
最容易分辨方法是辨認蟻丘,蟻巢入口筑起10-45厘米高的土丘。
人被紅火蟻叮咬后,皮膚會過敏,起膿泡。
入侵紅火蟻(Solenopsis invicta Buren)是原產南美一帶的小型螞蟻。這種毫不起眼的小昆蟲隨著商業活動和農產品運輸而擴散,1920年代傳入美國南部,2001年入侵澳洲地區,2003年證實在臺灣出現,2004年底更在廣東出現。由于入侵紅火蟻的族群龐大和攻擊性強,會對生態環境構成影響。入侵紅火蟻亦會以螫針螫刺危害人類。人體被其叮咬后會有火灼傷般疼痛感,其后會出現如灼傷般的水泡。
紅火蟻的危害
紅火蟻入侵住房、學校、草坪等地,與人接觸的機會較大,叮咬現象時有發生。其尾刺排放的毒液可引起過敏反應,甚至導致人類死亡。入侵紅火蟻同時也啃咬電線,經常造成電線短路甚至引發小型火災。
紅火蟻的防治方法
· 在紅入侵火蟻覓食區散布特效餌劑,而約在10~14天后再使用獨立蟻丘處理方法
· 通常在4~5月處理第一次,而在9~10月再處理第二次。
· 大部分灌藥的劑型產品每個蟻巢需要加入5~10公升的藥劑才有效果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