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山甲與白蟻
2015/10/30 9:47:48點擊:
穿山甲屬哺乳類動物,它全身披著瓦狀角質鱗片,頭部、嘴巴、耳朵和眼睛皆對比細微,無牙齒、舌頭很長。大的穿山甲約有40—50厘米,尾巴扁短粗大健壯,約有30厘米左右。它的四肢粗短強壯有力,爪子銳利,穿山甲的形狀特征非常適應它挖洞食蟻的生活習性。穿山甲胎生,每年產仔2—3頭,每胎1頭,當體重達到約4—5斤時才有才能打洞自力更生,此前它要依托母體來喂食。穿山甲的嗅覺非;罱j,能在半徑150米的區域內辨別出那里有白蟻巢穴,找到和盯梢白蟻,進而入巢消除白蟻群體。聽說穿山甲一餐要食1000多只白蟻,一只穿山甲能維護幾百畝山林不受白蟻損害,可見穿山甲在護林方面效果的不尋常。
穿山甲靠其自己的活絡嗅覺,發現白蟻活動的地表標志,諸如泥被,泥線,蟻路和分群孔等內的白蟻,然后緊緊盯梢白蟻蟻道向巢內迅速挖土直至推動巢穴內。穿山甲挖洞時,仗其前足向前掘土,依其后足往后推土,不斷地向前推動,它挖洞技能高明,速度很快,一小時可跋涉4—5米遠。穿山甲打洞遠者幾十多米,近者單個的也有從巢頂地面打洞入巢的,打洞深者幾米,淺者幾十公分。穿山甲入巢后,將巢葉打碎,伸出它長長的舌頭引誘和舔粘上白蟻,縮舌進口吞進肚內。穿山甲筑洞時,在地面留有圓形洞口,一般不封口或封有些口。一般穿山甲在巢內吃飽白蟻后就大睡一覺,此刻洞口處常常因穿山甲的腥味發出出來而吸引蒼蠅飛動,同時洞口常常都留有穿山甲的大便。
- 上一篇:防治白蟻的必要性 2015/10/30
- 下一篇:如何發現白蟻巢的“通氣孔” 2015/10/30